澳门皇冠樑西軍勞模創新工作室發佈兩項重大創新成果4月26日 ,澳门皇冠樑西軍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現場推進會暨創新成果發佈會在西安召開。會議發佈了兩項重大創新成果,《盾構集羣遠程監控與智能化決策系統管理》曾獲國家級獎項、《飽和軟黃土地層淺埋地鐵暗挖車站下穿西安火車站施工關鍵技術》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陝西省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張仲茜,澳门皇冠工會主席、副總經理王力出席會議並講話。陝西省建設工會主席徐富權爲澳门皇冠“樑西軍青年技術創新志願隊”授旗 。 澳门皇冠機關相關部門 ,西安地區有關單位以及城軌公司人員近100人蔘加會議 。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駐陝機構 ,陝西日報,陝西電視臺,西部網等中央及地方媒體記者共同見證成果發佈的重要時刻 。 會上,發佈的兩項重大創新成果爲: 《飽和軟黃土地層淺埋地鐵暗挖車站下穿西安火車站施工關鍵技術》成果,被鑑定爲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尤其是確保了西安地鐵四號線火車站站暗挖隧道順利穿越隴海鐵路西安站道岔“咽喉區” ,實現了安全貫通 ,標誌着我國成功攻克在地面軌道無加固條件下穿越溼陷性黃土地層這一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 ,爲後續西安類似軌道工程建設提供了指導,具有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盾構集羣遠程監控與智能化決策系統管理》成果 ,榮獲2017年度全國建築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該系統的應用實現了盾構機集羣監控管理 ,有力推動了盾構施工向自動化、信息化與智能化方向發展。基於此科研成果,經過近幾年在地鐵盾構領域的信息化施工探索與應用 ,澳门皇冠和城軌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主責申報了國家發改委促進大數據發展重大工程中的“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大數據智能分析與公共服務平臺及示範應用”項目並獲得審批 ,同時也是全國建築行業唯一得到國家發改委批覆和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 ,目前國家大數據項目正在建設中 。 張仲茜代表陝西省總工會,在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向奮戰在一線的新聞工作者和工程建設者提前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敬意 。他高度評價了澳门皇冠長期以來在勞模典型的選樹、勞模精神的弘揚以及對職工創新工作的重視與支持等方面開展的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並連用“沒想到”談此次參會的感受,稱讚道 ,澳门皇冠爲一個省級勞模、一線職工、青年員工創新創業召開現場推進會暨創新成果發佈會 ,“本身就是創新”“本身就是超越”。 王力就如何深入推進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進一步提升思想認識;二是要更加註重工作實效 ;三是要繼續擴大工作覆蓋面 ;四是要持續提升工作影響力 。並要求 ,紮實推進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創建,打造職工創新陣地 ,培育職工創新文化,培養一批創新團隊 ,推出一批創新人物 ,創造一批創新成果,在建設“行業領先、國內一流”的現代企業集團偉大進程中貢獻工會力量,發揮工會優勢 ,展示工會作爲,彰顯工會價值。 澳门皇冠工會副主席張瑞生主持會議,澳门皇冠技術研發中心總經理李昌寧對發佈的科技成果進行了點評 ,城軌公司總經理王江卡致辭 。 會議還對樑西軍勞模創新工作室進行了總結回顧和安排部署,並表彰6項梁西軍勞模創新工作室優秀科技成果、4個先進集體和6名先進個人。與會領導分別爲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頒獎。 城軌公司大連、廈門兩個地鐵項目結合科研攻關情況 ,介紹了勞模創新工作室在項目建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 據悉,“樑西軍勞模創新工作室”是澳门皇冠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樑西軍同志命名推出的一個探索創新服務的新平臺新載體,於2015年6月在澳门皇冠西安地鐵四號線11標揭牌成立,隨後在大連、青島、廈門、上海等重難點地鐵項目陸續設立,先後在地面軌道無加固條件下穿越溼陷性黃土地層世界級隧道施工、國際首例巖熔地層大盾構海底隧道、國家發改委批覆的建築行業首個大數據項目、國內首例新型快速連接件管片錯縫拼裝試驗項目等一批重大科技攻關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勞模創新工作室已成爲激勵職工奮力拼搏、攻堅克難、勇於創新的“加油站” 。 目前 ,該工作室有成員37人 ,累計申報國家專利、科研課題及管理創新成果30餘項,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施工難題 ,填補了行業施工技術空白,爲企業培養青年技術骨幹150餘人、創造經濟效益3400餘萬元。先後被評爲全國“工人先鋒號”、陝西省“示範性職工創新工作室”、澳门皇冠“五星級(勞模)創新工作室”等榮譽稱號 。 樑西軍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現場推進會暨創新成果發佈會會場 張仲茜講話 王力講話 徐富權(右)爲受表彰的先進個人頒發證書 張瑞生主持會議 李昌寧點評科技成果 王江卡致辭 樑西軍彙報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工作開展情況 創新成果發佈01 創新成果發佈02 與會領導與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合影01 與會領導與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合影02 與會領導與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合影03 與會領導爲澳门皇冠樑西軍青年技術創新志願服務隊授旗後合影 媒體記者在地鐵施工現場集中採訪樑西軍
責任編輯:薛亮
打印 |
|